腦中風
定義:由于大腦里面的血管突然發(fā)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腦缺血、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。
分類:缺血性中風(85%)和出血性中風。
主要癥狀:面癱,肌無力,言語困難。
最主要病因: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。
腦中風的危險因素
1、可以改變或控制的因素
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房顫、吸煙、酗酒、肥胖、運動量過少、既往有冠心病或心臟病發(fā)作史 、既往有外周動脈疾病史
2、無法改變或控制的因素
年 齡:年齡增高發(fā)病率增加
性 別:男性>女性
家族史: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
腦中風的認識誤區(qū)
錯誤的觀點:
-中風不可預防
-中風無需治療(治不好)
-只有老年人才會發(fā)生中風
-中風治療6個月就會好
正確的認識:
-超過80%的中風是可預防的
-發(fā)生中風應盡快就醫(yī)
-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能發(fā)生
-可能終生無法恢復
腦中風的預防
防發(fā)?。ㄒ患夘A防)
從未發(fā)生過中風或TIA的人:應及早發(fā)現危險因素,并采取綜合控制。
防復發(fā)
已發(fā)生過中風/TIA的患者:應采取更積極的措施避免復發(fā)。
具體措施
1、保持血壓穩(wěn)定;
2、注意監(jiān)測血糖,在醫(yī)生指導下應用降血糖藥物 ;
3、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身體檢查;
4、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藥物治療;
5、不要擔心服藥出現不良反應而擅自停服降血脂等藥物;
6、注意合理飲食;
7、少吃油膩食物;
8、膳食總體上要低鹽、低脂肪、低膽固醇;
9、常吃新鮮蔬菜,多食含植物蛋白豐富的豆類制品;
10、戒煙戒酒;
11、堅持體育鍛煉,提高耐寒能力
12、可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。
腦中風病人的飲食
如中風病人的病情已經穩(wěn)定,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、吞咽困難時,應采用鼻飼飲食。
若中風病人神智清醒,但進食時有時發(fā)生嗆咳,則應給予糊狀飲食。
如中風病人無吞咽困難,則以清淡、少油膩、易消化的柔軟平衡膳食為主。
腦中風的早期康復訓練
1.按摩
按摩不僅可以促進患側肢體的血液循環(huán),刺激神經營養(yǎng)機能,還可以放松痙攣的肌肉,降低其肌張力,有利于肌力的恢復。但按摩在開始時手法宜輕柔,防止突然的強刺激造成反射性加重肢體痙攣。
2.被動運動
被動運動可有效地活躍肢體血液循環(huán),牽伸短縮的肌腱和韌帶,放松痙攣的肌肉,恢復關節(jié)一定的活動度。
3.主動運動
不完全性癱瘓的患者,或完全性一側偏癱,當患側的肌力已有恢復時,應積極地做主動運動。
腦中風病人的護理
1、日常生活護理
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居室環(huán)境。居室以向陽為佳,室溫以18-20°C為宜,濕度以60%為宜,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,保持室內空氣清新。
穿著的衣服應柔軟,冷暖適中,內衣最好為純棉,透氣性好,還應勤更換、勤清洗。
床鋪整潔、干燥,經常晾曬和清洗。
2、口腔的家庭護理
能自理的病人,每日早、晚漱口一次。
對咀嚼吞咽不暢者,于每次就餐后清潔口腔,防止殘渣滯留口腔引起口腔炎或誤吸。
對鼻飼者,每日進行兩次口腔清潔。
3、皮膚的家庭護理
清潔皮膚能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有安眠、鎮(zhèn)靜之功效。應每周淋浴一次,每次15-20分鐘,水溫30-40°C。
對臥床患者,注意預防褥瘡發(fā)生。
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,皮膚護理更為重要,一旦出現感染,及時到醫(yī)院診治。
4、二便的家庭護理
養(yǎng)成定時排便的習慣。在早飯前給1 杯熱飲料(根據習慣可采用熱開水、牛奶等),可促使腸蠕動增加而刺激直腸的排便反射。為了促進排便,還可按摩腹部,由右下腹向右上,轉向左上腹,再轉向左下腹,反復按摩5~10次,促進結腸內上端內容物往下蠕動,以助排便。
對有習慣性便秘的病人應多食用粗纖維的食物或服緩瀉劑,或以開塞露通便。仍然不能排便時,應予灌腸。
對大、小便失禁者應及時擦洗干凈。
醫(yī)院24小時急診熱線 : 029-33766666
胸痛中心24小時服務電話 : 029-33788111
卒中中心24小時服務電話: 029-33779595
醫(yī)院24小時服務熱線: 029-33785192
患者隨訪預約診療服務電話(8小時工作時間):
029-33785693 029-33785482 029-33785377